救护车要不要打表收费?
救护车也要像出租车一样“打表”收费了,而不再是往返全程计价。 长途救护车出租从5月1日开始,北京市将成国内救护车打表计费城市,3公里以内收取50元起步费,3公里以上每公里7元。
在这之前,北京市和国内许多地方一样,急救车在收费时采用的是“一口价”模式,即在一定区域内,不问路途远近,不分有没有提供急救服务,提供了哪些急救服务,一律按统一标准收费。面对这种收费方式,在急于救人的紧急情况下,病人家属基本上都会毫不犹豫掏腰包给钱,无暇提出疑问。但在事后,有人则会在心中嘀咕:急救车就跑了一点点路程,直接把人拉进了医院了事,怎么也收不少钱?合理吗?这无疑让急救车的美好形象受到了影响,使急救车的公益性大打折扣。
现在,北京市率先改革,给急救车安装计价器,在设定起步价的同时,像出租车那样按路程的远近收费,这就使得过去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一口价”变成了让人一目了然的按表收费。这样的收费方式,使得急救车收费变得更合理、更公平,充分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让人觉得更加暖心。有人提出希望更多的地方能向北京市学习,也来升级本地的急救车收费模式,终结“一口价”,推行打表计费。
但也有人提出,打表收费可能产生呼救的隐形阻力。在众人眼里,120急救是刚性的民生服务,不应以收费为原则。所以,只要发现有人有生命危险,过路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拨打120。但当120急救车打表收费后,打了120就意味着付费,那么当事人愿不愿意付费就成了问题,这将直接影响人们拨打120呼救,甚至可能因此错过救治时机,由此可见,这恐怕是一个“坏规则”。
急救服务本属于公益事业,如果要收费,应是象征性的。那么3公里以内收取50元起步费,3公里以上每公里7元的价格是否合理,是否超出了收费标准,是否违背了社会公益性,是否公平合理,都值得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