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看到一款产品采用了市场上没有通行的交互模式,那么我基本上可以判断,要么属于艺术类的展示产品设计,比如:很多国外的展示设计案例。要么就是外行人的作品,比如:很多缺乏产品经理且初次创业团队的研发。 前一种拒绝属于对设计艺术的探求,以设计展示为目的。后一种拒绝则是对市场的藐视,处于一种对自我创造力的浪漫主义幻想。(事实上很多公司团队的项目只是他们心中的幻想,既没有市场调研,也没有数据支持)。
所谓的同类比较就是发现比较对象的差异性, 也就是说将同类异化的过程, 如果这种异化超出原有的范围, 就形成了 异类。 反之异类比较实际上是同化的过程, 即寻找共同点, 如果这种过程进入某个范围, 自 然异类就会被转化成同类。 因此, 比较是同化与异化共存的过程, 如果主观在比较之前, 先判定是同类比较, 自 然比较更多的是异化的过程, 如果主观在比较之前, 先判定是异类比较, 自 然比较更多的是同化的过程。 前者比较的结果是发现差异性, 后者则寻找共同性。
产品设计中的比较哲学探讨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 一切都是在比较中得到认知的, 比较始终是在类别中进行的, 即: 同类比较, 异类往往很难比, 然而所谓的异类也只是相对而言, 这里就涉及到坐标系的问题, 即划定范围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某个坐标轴上, 异类可以成为同类而得到比较。
当意识到这个周期存在时,你就会发现,不是每一次都要做出90分的方案产品。典型的例子是,验证阶段和成长阶段,在基础功能上的做到60分,核心功能的75分,比基础功能和核心功能上都做到90分,更加合理。 比如验证阶段,也包括成长阶段,有太多不确定性。如果把一个功能更做到80分,可能上线没人用(直到产品上线,你其实根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或者公司业务定位调整了,弃用了这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