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小笼汤包专业培训学习到徽湘情缘
小笼汤包,属于汉族小吃,起源自清代道光年间的江苏省常州府,为当时的万华茶楼首创,传说由北宋时期的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演变而来,由北宋皇室带入江南,后逐渐变成了今天的小笼汤包。其制作工序繁琐,具有面细洁白、皮薄馅大、汤多肉嫩、油黄味鲜的风味特色。
制作方法编辑
1.将猪后腿肉绞成馅,放入盆内,加上酱油、料酒、姜末、味精、盐、白糖。冬季用温水4升,夏季改用凉水3.5升,分5~6次加入馅内,搅成不稀不稠的馅,后放入小磨油搅匀。
小笼汤包
2.将面倒入盆内,兑入2.5升水(冬季用热水,春秋季用温水,夏季用凉水),把面和匀。和面时不要将水一次倒入,先下少许水,抄成面穗,再逐步把水下足和成面块揉匀。反复垫面三次,将面由软和硬。再用手沾水扎面,和成不软不硬的面块。
3.将和好的面从盆里抄在案板上,反复揉,根据面的软硬情况适当垫入干面,反复多盘几次,搓条,下成15克重的面剂,擀成边薄中间厚的薄片,包入20克重的馅,捏18~21个褶。
4.将包子生坯放入直径32~35厘米的小笼里,用旺火蒸制。蒸的时间不宜过长,长了包子易掉底、跑汤,要随吃随蒸,就笼上桌。食用时配香醋、蒜瓣。 1、制馅:将猪肉剁碎,放在盆里,加入花椒水、花椒面、味精、酱油、精盐拌匀,再把葱花、香油放入肉馅盆内拌匀。猪皮冻切成碎末,拌在肉里搅匀成馅。2、制面皮:先将250克面倒入盆内,用135克水和起(水温:冬热、夏凉、春秋温)放在温暖处发酵,再把250克面用140克水和成死面。然后把两面合在一起,对上碱和好揉光,上案板关条,揪成30个剂子,抟圆按扁,制为面皮。3、包馅:将馅放在面皮中,用左手托底,右手提起边,边推边转,捏18个褶子,收住口,上笼蒸10分钟左右即成。
皮薄馅大,灌汤流油,成品出笼后提起来像灯笼,放下去像菊花。
培训时间:
小班教学、老师一对一辅导,不限制学习时间,学会为止。一般2-3天左右,视个人情况而定。
安徽徽湘情缘美食培训学小笼汤包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