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体笼养法
以商品肉用雉鸡为目的大批饲养,在育成期采用立体笼养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此期间雉鸡的饲养密度应随鸡龄的增大而降低,结合脱温、转群疏散密度,使饲养密度达到每平方米20只左右,以后每2周左右疏散1次,笼养应同时降低光照强度,以防啄癖。
(2)网舍饲养法
网舍饲养法对作为种用的后备雉鸡可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使种用雉鸡繁殖性能提高。在雏雉鸡脱温后,转到网舍饲养时,为防止由于环境突变,雉鸡惊慌突然起飞乱冲乱撞,造成死亡损伤,应将雉鸡的主翼羽每隔2根剪掉3根。网舍饲养应在网室内或运动场上设沙地,供雉鸡自由采食和进行沙浴。
(3)散养法
可以根据雉鸡的野生群集习性,充分利用荒坡、林地、丘陵、牧场等资源条件,建立网圈,对雉鸡进行散养,为防雉鸡受惊飞逸,可在雉鸡出壳后进行断翅,即用断喙器切断雏雉鸡两侧翅膀的后一个关节。在外界环境温度不低于17~18℃时,雏雉鸡脱温后即可放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3只。这种饲养方法,雉鸡基本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中,空气新鲜、卫生条件好、活动范围大,既有天然野草、植物、昆虫采食,又有足够的人工投放饲料、饮水,极有利雉鸡育成期的快速生长。同时,在这种条件下生长的雉鸡具有野味特征,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山鸡(野鸡)总体来讲有三大价值:
1、食用价值
野鸡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0%,是普通鸡肉、猪肉的2倍,脂肪含量仅为0.9%,是猪肉的1/39、牛肉的1/8、鸡肉的1/10,基本不含胆固醇(见下表),是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野味食品。野鸡因此成为历代的皇家贡品,清代乾隆皇帝食后赞叹不已,写下 “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的名句。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食后评价:“好看、好吃、有野味”;营养学家于若木也对野鸡的营养成份给予很高的评价。山鸡送人是礼品,待客是珍稀野味,还是美国白宫招待国家元首的保留菜肴。正因为如此,每年春节前后,市场上都掀起一股送山鸡的热潮。
2、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记载:野鸡补气血,食之令人聪慧,勇健肥润,止泻痢,除久病及五脏喘息等。经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测定: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21种之多,其中有多种是人体自身所无法合成的,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氨基酸模式。并富含锗、硒、锌、铁、钙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儿童营养不良、妇女贫血、产后体虚、子宫下垂和胃痛、神经衰弱、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对人体的滋补功能远远高于久负盛名的甲鱼、鳗鱼等。野鸡中锶和钼的含量比普通鸡高10%,还有防治癌症的作用。
3、观赏价值
节日送山鸡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传统,有表达吉祥如意和美好前程之意。同时还可制成漂亮又好卖的标本。
适合山鸡苗育雏的温度和湿度,合理的光照计划包含光照时刻和光照强度两个方面。关于产品蛋鸡,应在育雏期和育成期采纳人工操控光照来调节性成熟期。其具体方法如下。A.光照时刻。雏鸡出壳后头3天视力较弱,为保证采食和饮水,每天可采用23~ ~24小时的光照。从第四天起,按鸡舍的类型和时节采纳不同的光照计划。密闭式鸡舍,雏鸡从孵出后的第四天起到20周龄(种鸡22周龄),每昼夜稳定光照8~10小时。有条件的开放式鸡舍(有遮光设备,能操控光照时刻),在制定4日龄今后的光照计划时,要考虑当地日照时刻的变化。我国处于地球的北半球,4月上旬至9月上旬孵出的雏鸡,其育成后期正处于日照时刻逐渐缩短的时期,故本批4日龄今后至20周龄(种鸡22周龄)均可采用自然光照,9月中旬至翌年3月下旬孵出的雏鸡,其大部分成长时期中日照时数不断添加,故本批鸡从4日龄至20周龄(种鸡22周龄)可操控光照时。操控的方法有两种,种是渐减法,即直出本批鸡达到20周龄(种鸡22周龄)的白天长时刻(如15小时,然后加上3小时作为出光后第四天应采用光照。
影响散养山鸡苗死亡的因素有哪些
一.进山鸡苗前没做好充分准备,鸡舍无彻底,保温设备欠佳,工作安排忙乱,山鸡苗进舍后没及早开饮开食,未能做到精心育雏,培养壮苗。冬天对小鸡注意保温,但忽视了中、大鸡的保温,造成大量死亡。
二.大多数养殖户缺乏经济实力和长远打算。鸡舍简陋,基本设施与技术条件差,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如育雏期多用煤炭炉保温,不能自动调温,温度忽高忽低,易引起疾病。
三.不少养鸡户亦工、亦农、亦牧,只讲效益,不重科学。因此好价时多进山鸡苗,在同一间鸡舍养着2—3群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密度大,通风不良,根本做不到“全进全出”与严格。以致病源代代相传,毒力增强,“百病重生”,增加了“防、诊、治”的难度。四.用药不合理,有盲目用药、乱用药或不用药的现象。如用药不及时,延误病情;用药过量,引起中毒;守旧用药,致使产生抗药性与耐药性等等。另外,目前市面上假药及不合格药品众多,养殖户难以分辨真假,也是造成死鸡及养鸡成本增高的原因。
五.管理粗放,卫生差,忽视,致使大肠杆菌、霉形体等病严重。鸡群用药时,发病与死亡明显下降,但停药后2—3天又复发,这是环境污染严重所致。有的病弱鸡没及时隔离处理,死鸡和鸡粪没认真做到无害化处理,灭鼠杀虫没做到制度化,造成病原扩散,重复感染,增加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