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工艺美术生产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了空前的发展。产区不断扩大,新产品大量涌现,艺术水平日益提高。已经形成一支以集体所有制企业为主体、城乡结合、专业和副业相结合的群众性工艺美术生产队伍。现拥有3200多个企业,62万专业职工以及 400多万厂外加工的副业人员。工艺美术生产,长期以来,绝大部分采用手工操作,设备简陋,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50年代以来,在保持和发扬工艺美术传统特色和艺术水平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改造,把手工艺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使必要的手工操作同机械操作并存,生产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工艺美术生产企业的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30%左右,拥有各种专业设备约 6.2万台。工艺美术品,经历了恢复-发展-创新的发展阶段,使内销工艺品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在此基础上又扩大外贸出口,促进了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自1951年以来,中国工艺美术品先后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300多次,赢得世界各国、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此外,中国还有培养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分布各地的18所中等工艺美术学校;并在10所艺术学院设有工艺美术专业,在全国建立了20余所工艺美术研究机构。
20世纪80年代前期,基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体制格局,工艺美术行业形成了综合管理、生产、教育、研究及交流传播诸机制机能的庞大而整饬的运行体系。体系结构中,从中央到省、地、市县的四级管理体制,统筹除外贸外的计划指令、原料供应、资金分配、生产组织、人才培养、创作研究、展览宣传、评比认证、艺术交流、学术团体和专业刊物等事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同时,从中央到地方每年都举办座谈会、交流会、展览会、评审会等专业活动,并有“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评价、荣典制度。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在程度的集约化中得到新的发展,其门类品种、艺术面貌、制作质量以及技艺类型和水平发挥都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按照十二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我国逐步施行进一步的经济体制改革,并遵循“政企分开”原则转变政府职能。从此,由改革管理机构开始,转型转制的改革逐渐推展到全行业,全国工艺美术运行体系日趋分化,民营企业和个体作坊则逐渐崛起。生产组织形式的这种调整变化尽管让许多过来人都经历了变革的阵痛,却更加适合手工生产规律和特性,为工艺美术生产和创作的再度繁荣提供了条件。
《丝绣笔记》
近代朱启钤著。全书分上、下两卷,卷上"纪闻",含"锦绫"、"刻丝"、"刺绣"三种;卷下"辨物",含"锦绫"、"织成"、"刻丝"、"刺绣"四种。卷上辑有织作技法、各地纺织产品、丝帛时价、用料数量、官方购买细丝文献、历代丝绣宫匠制度、机构,染色及历代有关丝绣禁令等内容。卷下辑有各种名锦、刻丝织物以及古代流传下来的刺绣作品、《蜀锦谱》及日本古染物大略等。资料多来源于历代相关的文人笔记、各代史书和地方志书。